个元素的化合价是固定的吗 所有化学元素化合价都相同吗 每个元素的化合价是固定的
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同种元素有不同的化合价,举例说明
、在化合物中,同种元素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硝酸铵(NH4NO3),其中铵离子(NH4+)中的氮元素显-3价,而硝酸根(NO3-)中的氮元素显+5价。 另一个例子是四氧化三铁(Fe3O4),这里铁元素展现出不同的化合价:Fe2+显+2价,而铁酸根(FeO2)中的铁显+3价。
、同种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这一现象称为“同素异价”或“变价”。 以氧元素为例,在二氧化硫(SO2)中,氧呈-2价,而在臭氧(O3)中,氧呈-1价。这种差异源于原子在化合物中的结合方式不同。
、无论兄弟们好!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呈现不同的化合价。如:氮元素 在氨气分子中显负三价。在氮气分子中显零价。在一氧化氮中显正二价。在二氧化氮中显正四价。又如:硫元素 在硫化氢中显负二价。在二氧化硫中显正四价。在三氧化硫中显正六价。
、同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素异价”或“变价”。举例 氧元素在二氧化硫(SO2)中呈-2价,而在臭氧(O3)中呈-1价。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原子在化合物中的结合方式不同所致。在二氧化硫中,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为什么同种元素有不同的化合价
、一种元素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化合价,主要是由于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得失电子的个数可以随反应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具体来说: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各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不同的。这些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往往较为活跃,容易参与成键。
、元素的化合价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影响。当不同元素的原子结合时,通过得失最外层电子,可以形成新的分子。这一经过中,得失电子的个数会因反应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会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同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素异价”或“变价”。举例 氧元素在二氧化硫(SO2)中呈-2价,而在臭氧(O3)中呈-1价。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原子在化合物中的结合方式不同所致。在二氧化硫中,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由于不同化合物中组成元素的配比可能不同,例如水和过氧化氢(H2O和H2O2),为了保持化合价守恒,即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必须相应变化。 因此,同种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化合价,这是化学反应和化合物形成经过中的天然现象。
、化合价———原子形成化学键的能力。注意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这种性质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就是说,当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时,即没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结合成化合物时,该元素是不表现其化合价的,因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例如Zn、C、H2等。
、由于电子转移的数目不同,显现出不同的化合价,一种元素在于不同元素形成化合物时,要形成相对稳定情形所需要得失电子数不同。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合物里,氧通常显-2价。
化学元素周期表都有什么特点
一主族的元素,无论在哪个周期,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相同的。例如,第一主族的元素(碱金属)都有1个最外层电子,第十七主族的元素(卤素)都有7个最外层电子。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它呈长方形结构,留有空格以将特性相近的元素归为同一族。
元素周期表中,人体所需的主要元素集中在前四周期。前四周期元素性质较为稳定,且多数对人体有益。而第五周期及其以后的元素则多为重金属元素或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往往具有毒性,过量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素的周期规律性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周期性的排列,称为元素周期表。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其电子排布的特点分为不同的周期和族。这种周期规律性反映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如电负性、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为化学研究和材料科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
化合价不是固定的吗,为什么经过化学反应后还会降低。
上述现象说明,氧元素在不同物质中显不同价,化合价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化合物中,碳所得失的电子(也就是在化合物中关于碳的电子的偏移)不同,导致了碳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素的化合价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影响。当不同元素的原子结合时,通过得失最外层电子,可以形成新的分子。这一经过中,得失电子的个数会因反应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会随反应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不一定会改变元素价位的 例如H2SO4+2NAOH=2H2O+NA2SO4 这是个中和反应,它的反应前后元素都没有改变价位。
学反应中物质的前后变化,其化合价升降主要指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中,化学反应物的化合价不会变。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交换成分”,交换经过中,参与交换的成分做为一个整体,是不能改变的。置换反应中各反应物的化合价一定改变。
第3问怎么做,所有元素化合价不都一个定值吗?比如氢就是正一价。_百度…
化学方程式写出来是:CH4 + H2O = CO + 3H2。CH4中C为-4价,H为+1价;H2O中H为+1价,O为-2价;CO中C为+2价,H2是单质,H为0价。因此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升降,本质是有电子得失,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很多元素有变价的,不过通常H为+1价,O为-2价,可以根据这两种元素化合价来计算化合物中其它元素的化合价。
一定。在有机物中氢和其他原子以共价键键合时,以电子对偏移计算化合价(或者说氧化态)。而电子对偏移和化学键两端两个原子电负性有关。由于碳的电负性比氢大,因此一般有机物中氢是+1价。不过如果氢和电负性比他小的原子键合(比如硼),这个氢就可以看作是负价(负氧化态)。
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一周期,第一主族。氢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氢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氢元素通常与很多非金属元素能相互反应,生成多种氢化物,如H2O,HCL,等,但在这些氢化物中氢为+1价。
所有元素都有化合价吗?那化合价跟元素周期表有关系吗?
有元素都有化合价,化合价与元素周期表有一定关系。七大主族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从左至右依次为+++++5(-3)、+6(-2)、+7(-1)等,非金属元素有的有多种化合价,例如氯元素就有-++++7等化合价。
素化合价 在除第1周期外的其他周期中,从左至右,第二周期的元素最高正价从碱金属的+1递增至氮元素的+5(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其他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从碱金属的+1递增至+7,而非金属元素负价从碳族的-4递增至-1。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均相同。
合价:基本上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就是元素周期表的主族。然而,并不代表只有这一种化合价,N原子,在第五主族,第二周期,最高价是+5价,HNO3(硝酸);它还有的化合价有+4+3+2+1(当然还有-3价,如NH3,氨气)。一般规律是:大于4的易吸收电子,小于4易失去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