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状元的名字毫无网红感?谭延闿因姓名被慈禧嫌弃

为什么清朝状元名字都这么”老气”?

翻开清朝状元名录,张謇、翁同龢、刘春霖……这些名字是不是透着一股”老学究”气息?和现在”子轩””一诺”等网红名相比,清朝状元们的名字简直毫无存在感!最离谱的是,谭延闿明明考了第一,却因名字让慈禧联想到维新派,硬生生丢了状元头衔——这难道不是史上最冤的”姓名歧视”案例吗?

被名字耽误的状元郎:谭延闿

1904年殿试放榜时,所有人都傻眼了:公认的学霸谭延闿竟跌出前三甲!连他的老师翁同龢都忍不住追问:”你考试时打瞌睡了?”真相却让人哭笑不得——慈禧太后看到”谭”字就想起谭嗣同,大笔一挥就把这”危险分子”踢出了状元名单。要知道,谭延闿可是光绪帝师亲自调教出的尖子生,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写策论能引经据典不带重样的。可惜再硬的实力,也扛不住领导”看名字不顺眼”啊!

从落榜生到革命党:一个名字引发的蝴蝶效应

被慈禧”拉黑”后,谭延闿彻底看清了清廷的腐朽。谁能想到,这个连状元文凭都没拿到的书生,后来竟成了武昌起义的骨干?他带着湖南新军冲锋陷阵时,不知道慈禧会不会后悔当年那个任性决定。更讽刺的是,谭延闿推翻清朝后当上了国民政府主席,这剧情比《甄嬛传》还跌宕起伏!试想如果当年他叫个”谭富贵”之类土味名字,说不定大清还能多续命几年?

当代网红名VS科举老字号

现在家长给孩子取名都追求”爆款”:子涵、沐宸、若曦……要是穿越回清朝,这些名字估计连童试都过不了!科举时代取名讲究”端庄雅正”,要显家学渊源。比如状元张謇的”謇”字取自《楚辞》,榜眼刘福姚的名字藏着”福寿绵长”的吉祥话。反观谭延闿的悲剧告诉我们:名字太有记忆点也不一定是好事——毕竟领导记仇可比记功容易多了!

小编归纳一下:名字只是起点,人生要靠实力说话

谭延闿的故事像极了一部黑色幽默剧:由于名字太醒目丢了状元,又因实力太强推翻了一个王朝。当代人总纠结”取名影响运势”,但看看这些清朝状元——名字再老派,该青史留名的照样流芳百世。因此别怪父母没给你起网红名了,与其琢磨”梓睿”和”子睿”哪个更招桃花,不如学学谭延闿:是金子,哪怕叫”狗剩”也能发光!